打磨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

2020-11-08

打磨沟村位于什川镇西南4公里处,由打磨沟、红崖湾、兔岔湾、雷神庙口4个自然村组成(4个社),盐什公路贯穿全村,现有156户,566人。党员15人,流动党员3人。村社干部5人。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700亩,其中:水地800亩(实灌水浇地530亩),林地100亩,旱土地2000亩,旱山地2800亩。打磨沟村逐步形成了以林果种植、生态养殖、外出务工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经营模式。

打磨沟村以党建为引领,突出精准服务,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品牌化党建工作载体,打造成群众之家,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连片治理精品路线。确定了以支部书记和村文书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职工作人员,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全部业务。利用道德讲堂、农家书屋等功能室,广泛开展政策理论宣讲、志愿服务活动。用群众听得懂、易接受、能参与的方式,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、特色鲜明、吸引力强的主题活动。

打磨沟村围绕五个关键点,以“家风”教育为切入点,不断强化农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,弘扬乡风文明主旋律。

围绕“干什么”,以提振群众精神风貌为落脚点,以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为主要服务队伍,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,盯住“传播”和“实践”两个渠道,建立实践阵地,实现“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”。围绕“怎么干”,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的组织体系。通过推行群众“点单”、文明实践站“派单”、相关志愿团队“接单”服务,有效对接供需,解决有效供给不足、供需错位等问题。围绕“谁来干”,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,村党支部书记任志愿服务小队队长。围绕“在哪干”,把实践阵地拓展到田间地头、小广场、院坝里等,并把手机微信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相结合,网上网下同步、线上线下互动,把实践活动做到群众身边、走进群众生活。围绕“创新干”,以“党员固定活动日”为载体,让党员在文明实践、精准扶贫、生态环保等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。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平台的模式,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和队伍,广泛开展讲思想、讲政策、讲道德、讲文化、讲法制、讲科学、讲新风“七讲”线下活动,依托村级各类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宣传活动,将活动内容由“灌输式”变为“互动式”,使“线下”开展的活动能够及时上传到“线上”,方便群众及时掌握信息,开展互动交流,让学习宣传的内容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,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、新期待,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