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坚守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,打通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引导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皋兰县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为契机,着眼于“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,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”,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、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,促统筹、建机制、合资源、抓落实,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、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。
健全组织机构,加强阵地建设。成立皋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县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,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;6个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所长;62个行政村(社区)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站长。县镇村三级机构按照“有阵地、有标识、有队伍、有活动、有制度、有经费”的“六有”标准进行建设,更好搭建服务群众载体,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精神需求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。
创新建设模式,拓展实践基地。皋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19年3月27日挂牌成立以来,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,明确目标任务,健全工作机制,整合各类资源,突出文明实践功能,建立了“一个中心、五大平台、九大基地、N个实践点”的“159+N”模式。倾力搭建理论宣讲平台、教育服务平台、文化服务平台、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、体育与健身服务平台;全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、文明宣讲、法制宣传、文明传承、民俗文化、科技示范、体育健身、文明演艺、未成年人教育等九大文明实践基地;建设N个文明实践点,开展点对点、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服务。
发展实践队伍,着力专业引领。建立县级志愿服务总队、下设专业志愿服务分队—各镇志愿服务大队—各村(社区)志愿服务小队的志愿服务机制,组建上下贯通、供需对接的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队伍79支。着力整合各专业部门原有的志愿服务队伍,重点建立送温暖、牵手关爱、家风传习、爱心助残、法律、农业技术、教育、健康生活、文化、体育健身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,以标准化、特色化服务,引领和推进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建设。
聚焦群众需求,完善服务流程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瞄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弱项短板,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,将“学习实践科学理论、宣传宣讲党的政策、培育践行主流价值、丰富活跃文化生活、持续深入移风易俗”作为文明实践的主要内容,开发志愿服务项目90个,积极探索“中心制单、群众点单、中心派单、志愿者接单、社会评单、考核定单”的“六单”工作流程,提升服务质量。
创新实践载体,打造亮点项目。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,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,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要通过“讲、评、帮、乐、庆”活动方式为他人送温暖、为社会作贡献。“德慧智”爱心养正经典诵读活动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,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基层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新时代最美乡贤引领群众向上向好向善,“我们的节日·乡音乡韵乡风乡情”品牌项目引导群众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,4370多名防疫志愿者更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彰显了人间大爱。
着眼长效运行,健全体制机制。按照“年度有计划、考核有办法、奖惩有措施”的管理方式,县委将试点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各所站按照“月月有主题,周周有活动”的要求积极落实活动计划。中心对文明实践活动施行积分管理,“爱心超市”以服务时长兑积分、以积分换礼品,给予志愿者嘉许激励;通过评选“优秀志愿服务项目”“最美志愿者”增强志愿者荣誉感,对成效显著的社会团体给予一定的奖补资金,彰显价值导向;结合年度考核,将文明实践工作绩效与评先选优挂钩,吸引更多志愿者服务基层。